客家年菜文化 [[点击进入]]
过年不可缺少的就是鸡肉,每逢过年、拜拜就杀鸡宰猪,总是有吃不完的鸡肉。白斩鸡可是过年的主菜,桌上每餐都有白斩鸡,虽然很美味但是吃得多了过完年会整个月不想吃鸡肉。白斩鸡吃不完第二天会变成不同的菜色上桌,被拿去炒酱油、焖冬菇、煮海参等等。再来我家桌上伴随着鸡肉的,就是烧肉。过年不可少一大袋一大袋地买回家,而且只买那一档。因为婆婆家附近有一个叔叔的烧肉弄得很美味,连皮都酥脆不像外面硬得差点没绷断我牙齿!!! 每天一出炉一下子就被扫光了,都得赶快抢购回来。吃不完/太肥/太瘦的烧肉就拿去炒青菜、炒蒜。蒜也是每年不会少的菜!!!小时候大人总是要我们多吃,吃蒜算术厉害、吃葱会聪明。
芋头扣肉是最不能少的!!!我的大爱啊♥ 我大姑的手艺超棒不是盖的!!! 我们全部嘴巴都被大姑养得刁钻了,在外面的芋头扣肉都吃不进肚,嫌不好吃,每年就等过年,一年吃一次芋头扣肉。我也不晓得他焖多少天,因为要是我说过年回去要偷师妈妈总是说等你回去大姑已经弄好在焖着了。芋头扣肉上桌的时候软软香香的,芋头香味真的很下饭,放进嘴里舌头轻轻一咬就绵了~超爱的,外面有时候会吃到比较硬的芋头,完全不喜欢。XD 在外面吃扣肉总是嫌肥,家里的刚刚好(不过我也不太吃因为不喜欢扣肉),肥瘦参半,很好吃。
芥菜是年初二姑姑们回来才开始做的菜,煮成酸辣汤。不过我比较少吃,我喝小孩子的ABC汤/萝卜汤/莲藕汤XD 酸辣芥菜汤可是我家女人们的拿手好菜,我堂姐很喜欢吃的XD 诶一大早就开始放在炭炉上煮好几个小时诶,煮到完全入味,又香又酸又辣!!! 完全极品啊。
这是我找到最接近的图。我家会把菜焖比较软
菜摆上桌全部人筷子抢了就吃了
还拍照的话那我不是吃亏大了XD
人家都说新年要吃鱼才会年年有余嘛。不过我家不一定会吃鱼。为什么呢?? 因为过年巴刹都没人开啊!!! 上哪儿找鱼啊?? 去Tesco都要半小时车程诶而且还不一定新鲜。总不可能年二十九买了放到年初二吧? 就算那鱼不坏冰箱也会臭吧-.- 不过呢偶尔也会有鱼上桌啦,不过那也是几年前才有得那么一次。家里总是把鱼拿去蒸然后淋上那和菜煮过的巧克力色豆瓣酱。那种菜我家的人都拿来捣碎了淋酱油沾肉吃,很香噢。我会叫那个菜可是中文我不知道叫什么因为华语没有这样的音-.- 听起来有点像金竹荪-.- 哎呦我给你们看图比较快啦
这是从婆婆家带回来的,包在报纸里放冰箱
我妈在家对面的树下有种一点不过种得不是很好
店那边也有种,种在那粒破掉的马桶里XD
不过净是长花不长叶 我妈整个气煞XD
摘片叶子给你们看
很香的噢~
捣碎了淋酱油
沾着肉吃真香~
往年我记得家里都有雪菜炒肉碎的。说起来今年没有咧!!! 雪菜切丁和肉碎一起炒。很下饭。我不确定是不是叫雪菜就是了-.- 长长的,叶子长很大片的那种菜。
差不多长这样
我家有一样很好吃的菜,不过过年都没有煮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就是要介绍一下。XD 我们都叫红肉。五花肉切薄片用紅麴米和sotong仔一起煮,肥瘦参半的肉最好吃了!!!♥ 而且要切薄,太厚我觉得不好吃。不过我婆婆煮的话就不怎么放鱿鱼,老人家说对身体不好。
就是用这种紅麴米煮的
我家这罐在冰箱放了N年-.-
好吧这里基本上就是比较有特色的菜了。其他我就不说了因为有些菜色我净是吃也不知道主菜是什么-.- 没办法啊我不喜欢吃海参但是我会把冬菇吃光-.- 以前我妈有带鲍鱼回去他们会把鲍鱼切片煮汤。嗯……大概就是这样了吧??? 明明每顿饭桌子都满得快没有位放碗怎么我写出来才这么少-.-
那你家的年菜又是怎么样的呢? :)
3 comments:
小妹 客家人的由來不是因為好客 而是很久以前在中國因為戰亂的關係 有些人為了逃避戰爭所以離鄉背井在別的地方落地生根 所以被稱為“客人” 這是我中學時候歷史老師說的 不知道他有沒有說錯啦.
至於鹹茶不是所有的客家人吃的,以前大致上只有河婆客才有吃鹹茶的.但是現在因為鹹茶即可減肥又有益健康所以才廣為多人接受。
我家的年菜 就是炸年糕 釀豆腐 豬腳醋 豬肚湯 鹹菜鴨湯 酸辣菜 黃梨炒雞雜等等
我记得以前好像看过纪录片还是什么文章说客家人很好客之类的~所以我直接link了客家人=好客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pai seh~~~XD
啊猪脚醋!!!对咯往年有的咧做么今年没有的!!!!
為了求證我說的是否正確 我去search了一下 :
客家人的由來:
一般而言,客家人原來是住在中國北方的居民。活動範圍約在今山西、河南、湖
北間。後來因為五胡亂華、黃巢之亂、北宋滅亡南宋成立等因素相繼南遷,當地的居
民稱後來的人為客,於是就有了客家的出現。
在五胡亂華中原人民輾轉南遷的時候,已有「給客制度」。南齊書州郡志
云:『南兗州,鎮廣陵。時百姓遭難,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為客。元帝大
興四年,詔以流民失籍,使條民上有司,為給客制度』。
可知客家的「客」字,是沿襲晉元帝詔書所定的。其後到了唐宋,政府簿
籍,乃有「客戶」的專稱。而客家一詞,則為民間的通稱,宋朝製作戶籍時,當
時將自古以來即居住在該地的土著稱為「主」,以後從外地遷來的即稱作
「客」﹔客家一詞於此誕生。
客家並不是中國南方的土著,他們原本是北方的漢人,歷史上漢民族為逃避戰
亂、飢荒和政治不安而發生了幾次的大遷徙,這些通常是以有豐富糧產的中國南部為
目的地。
所謂客家人其原始的居住地已很難正確指出。可是從他們的許多傳承可以推測出
奇祖先應是黃河流域一帶的居民。回溯歷史上漢民族五次的遷徙情形。
第一次的大遷徙是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期。秦代為防止異族入侵,乃派遣大軍到
廣東北部駐守,秦始皇死後他們也無法回到中原,其留下的後代子孫即被稱為北江客
家。
第二次南遷是在東晉永嘉年間,因五胡亂華,山西、河北、河南一帶的人紛紛渡
過黃河向南逃亡。
第三次是再唐代時,因藩鎮割據,黃巢作亂而受到迫害的人遷移到江西省西部、
福建省西部與南部及廣東東部與北部。
第四次是在南宋末期,為了統一分裂成兩個王朝的中國,蒙古人大舉南進。
第五次則是從明末到清初的混亂期。
Post a Comment